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初二上册 > 其他 > 正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未测试卷上海科技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5
:一、填空题
1.在科学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科学巨人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丰硕的知识园地、科学方法和不朽的科学精神,他们也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学习和你的感受,书中介绍了对你印象最深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三位姓名).
2.科学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研究物理现象,应该像科学家那样,每一项研究都应准备好探究报告.探究报告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探究结论。
3.谜一般的上海磁悬浮列车让世人瞩目。磁悬浮列车是靠强磁场使列车“飞”起来,从而在列车和轨道间出现一层薄空气,从而使____________大大减小,它的车速可达500__________。
4.蝙蝠是通过___________来探路取食的;我国某厂制造出的一种防盗门,当主人将钥匙插入锁孔,再说一句话门就可打开,而他人即使弄到钥匙,也说同样的一句话,门却不能打开,这是利用了声音的___________来设置的.
5.老虎的叫声与老鼠的叫声相比,_________响度大,________音调高.

图 1

7.“神舟”五号遨游太空,“航天英雄”杨利伟对
于_______参照物是运动的,对于________参照物是静止的.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墨水瓶受到___力和____力的作
用,它的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_.
9. 3. 2002年6月11日,家住上海的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  现象,它的形成原因是   。 
10.合铜公路的某桥头有两个标志牌,如图3所示,
这两个标志牌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图 2

乙图:允许通过这座桥的车最重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一名粗心的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上单位,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种数据的单位是米?     (   )
 A.一位学生身高为16.3    B.一支新铅笔长度为0.175
 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    D.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为1.9
12.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  )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透镜12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厘米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
A.8厘米  B. 10厘米  C.11厘米    D.14厘米
14.观察图3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空中飘落的树叶不受任何力作用
C.在地面上滚动的球,受到向前的力 D.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不受重力作用
16.春游时,全班同学准备照张集体相,站好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 (   )
A.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1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
B.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
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
D.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漫反射。
18 如图5所示为一个眼球模型,则该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图5

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
A.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用形态和色彩
C.用旋律和节奏        D.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20.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可行的是                         (   )
A.   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度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三、作图题
21.完成图6所示光路图




                                    

图7          





图6


22.图7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23.质量为200g的子弹在枪膛中受到火药的推力为500N,不考虑空气阻力,画出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力的示意图.(如图8)

图8

四、实验与探究
24.请你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测出我们这张试卷高度(宽度)为______cm(准确到1mm);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类比,估测出自己鞋底的面积为______cm2。
25.塑料尺是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的文具,我们还可以用他来做许多声学实验,我知道你也行!请说出用它做的两个实验。
26.某同学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黑纸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8所示。在此实验中,
(1)纸上用尺画线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填“能”与“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图9


          
27.“育才”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想探究水平抛出的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1.     猜想1: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2.     猜想2: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水平射出的速度有关.
3.猜想3: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可能与小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精密计时器、一个可将小球以任意所需速度射出的弹射器,并将弹射器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0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数据:
实验
序号
小球质量
m/g
水平射出速度
v/m.s-1
小球下落高度
h/m
从射出到落地的时间t/s
1
10
0.5
1.5
0.55
2
10
1.0
1.0
0.45
3
10
1.5
1.5
0.55
4
10
1.0
1.5
0.55
5
20
1.0
1.0
0.45
6
30
1.0
1.0
0.45
7
10
1.0
2.0
0.64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_____________三个实验.
为验证猜想2,应选序号为____________三个实验.
为验证猜想3,应选序号为____________三个实验.
(2)   实验结论: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与__________有关.
(3)课本上所汲及的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请写出其中一个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与计算
28.以下一名学生的习作,请你从中找出3个跟我们本期学到的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分别将其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入下表的空格内。
   青山湖是庐江县第一大中型水库,周长有15000多米。青山湖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形成人、鱼、鸟同乐的一幅绝妙山水画……看,人们在浅水中畅游,捕鱼的机帆船、小木船,你追我赶;听,鱼的欢跳声、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两岸垂钓的人们竞相献计……政府计划将青山湖规划成集防洪、灌溉、旅游、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开发区。欢迎你到青山湖一游!
      短语或句子
     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水清澈见底
光的折射
1.

2.

3.

29.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节目,有一位先生戴着绿色的墨镜在看花展,小明看后说:“××先生装象,根本不是在欣赏花!”他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30.以下是《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17日刊登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全程纪录”一文节选:
10月15日9时整  火箭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急速飞向太空。
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
10月16日5时38分  “神舟”五号在完成预定14圈飞行后,飞船制动火箭点火,飞船返回舱飞行速度减缓。返回舱向预定着陆场降落。
10月16日6时07分  搜救直升机收到“神舟”五号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地面搜索人员目视到“神舟”五号返回舱。
10月16日6时许 杨利伟报告身体状况良好,返回舱引导伞已打开。
10月16日6时28分  地面搜索人员报告距“神舟”五号返回舱落点7.5公里(千米)。
10月16日6时36分  地面搜索人员找到了“神舟”五号返回舱。
10月16日6时38分  搜索人员报告,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稍后杨利伟向人群挥手,正在出舱。
10月16日6时51分 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舱口向大家招手,神态自若。
(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算出地面搜索人员从发现“神舟”五号落地到找到“神舟”五号的地面搜索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顺利返航,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请大家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依据自己看到的或大胆想一想,杨利伟在太空生活与地面生活不相同的地方(至少说出三个)

一、填空题
1.牛顿;  伽利略;  爱因斯坦 (等,只需选出三个)  2.提出的问题;  制定的方案; 收集的实验数据  3.摩擦力;km/h   4.超声; 音色  5.老虎;老鼠  6.折射; 乙  7.地球(或太阳均可);飞船  8.重力;支持力(或弹力);  地球;  桌面   9.日食;光的直线传播  10. 60km/h ; 1.96×105N (或2×105N )
二、选择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D
A
A
D
B
D
C
三、作图题
21. 如图1  22. 如图2(利用平面镜成像作图也可.)23.如图3




    


图1            图2         图3 
四、实验与探究
24. 略; 120~200都视为正确,可用文具盒作类比 25.(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3)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   26.(1)到镜面的距离之间;  (2)大小之间;  (3)不能  虚  27. 三、(1)2、5、6; 1、3、4; 2、4、7。 (2)小球下落的高度(3)科学探究:摩擦力
五、简答与计算
28.
周长15000多米
长度的测量
倒映在水中
平面镜成像(或光的反射)
鱼的欢跳声、人的欢笑声
声音的传播
你追我赶
速度
在水中畅游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9.有道理.因为,花是五颜六色的,而太阳光照射在花上,只反射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 但绿色的墨镜只能让绿色光透过射入人眼,即眼睛看到的只能是绿色、黑色,这样的花是没有欣赏价值的。(只要大体说清楚就算正确)
30.
1。解:t=6时36分 - 6时28分 = 8分 = 2/15 时
v= =  =56.3 km/h
2. (1)杨利伟拿起笔,当松开手时,笔在空中漂浮起来.
(2)杨利伟用捏挤包装袋方式吃午餐.
(3)睡眠时,身上系着束缚带.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未测试卷上海科技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光现象
下一篇: 初二物理上学期测试粤教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