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请看那路口的山崖上,立着一位躬着身,背着手的老神仙在这迎接大家进入第二洞厅呢。对面还象停着一只鸽子,正要飞向二厅、三厅报告大家即将光临的信息,让鸽子先去报信,我们继续游览第二洞厅。
这里是群仙欣赏美妙音乐的地方,称为“仙乐厅”。那并排挂着的一组编馨共十八片,比北京天坛公园的编馨还多两片。它的声音高低分明,有的浑厚,有的清脆,能敲出非常美好的声音。
瑶琳洞内不少石头能敲出好听的声音,有的象钟、有的象鼓,有的象琴,所以古书记载:“洞内石有钟鼓之声”。如果都敲起来,叮叮当当,洞里就象个音乐厅了。但为了保护景石,请大家先不要敲打。一会儿到第三厅,我会指引大家去敲一个会出声的石鼓。这组石编馨和刚才大家见到的石帷幕舞台上的石幕布一样都是由饱含碳酸钙的薄层水,从洞顶或洞壁成片流出,沉积成贴壁垂吊的波状褶裙形的流石,形状好似幕布、帷幔,有的还象西洋乐器中的大竖琴,所以称为石幔、石帘。
请看前面,那是神仙聚会的地方,先看对面的仙山上象坐着一尊高额长须的老寿星,莲花宝座上的很象“观音大士”。再请越过仙山往前看,那儿象有个披着袈裟的老和尚吗?他双手合十在念经,在为大家祈祷,保佑大家旅途顺利,合家欢乐。
请看,那是一头麒麟,它背上载着宝物,昂头朝向观音,称为“麒麟献宝”。
这儿称作“紫竹林”。看这竹节、竹鞭形态多么逼真,这种竹林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洞内地下水的不断运动,产生了侵蚀溶蚀作用,而使上层洞底的堆积物失去稳定,使这一根根的小石柱被拉裂或断开。如果沉陷后幅度较小,随着碳酸钙的继续沉积,使拉开的石柱又被重新“焊上”,就形成了石柱上鼓起的一节节竹节和竹根。游客们,第一洞厅游览到此结束了,这个洞厅由于游览路线曲折回环,使我们感到好似进入了迷宫,厅内景石形态丰富,瑶琳仙境四大标志在这个厅内有两个,一个是“银河飞瀑”,一个是“瀛州华表”,这些琳琅满目的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