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导读:
本单元的选文范围是先秦诸子散文。本单元的课文选自《墨子》《孟子》《庄子》,它们表达的思想都比较明白易懂,并且都从某一个点或一个方面反映了它们各自所属的派别的思想精髓。此外,这些课文在艺术手法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点,如都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都喜欢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这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从墨子劝说公输盘和楚王所采用的策略,以及文章善于用排比和夸饰来看,这篇文章和《孟子》中的有些文章颇为类似。从表达的思想来看,孟子虽然也反对军旅征伐之事,但他不会奔走于两个国家之间,直接阻止即将爆发的战争,另外,课文结尾部分写墨子及其弟子誓死保卫宋国,这更是在《孟子》那里看不到的
《〈孟子〉两章》节选了两则片段,一则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则,要注意它虽然用的是战争中的事例,要说明的道理却是关于如何治国平天下的。第二则,要注意它的第一段讲的都是个人的事例,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的意思说透说足,第二段即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舍生取义”是孟子学说中所提倡的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很接近,充满刚正之气。要注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主张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只有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而在今天看来,人的天性里固然有向善的种子,但要努力保有它,发展它,丰富它,这样才能保证人在社会生活中不迷失,不堕落,做一个纯洁正直的人。
《〈庄子〉故事两则》选的都是庄子和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从这个矛盾可以约略看出《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迷离倘恍,无所拘束。
1、下列加点字注音、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不见(xiàn 引见)我于王。
B、子墨子之守圉(yù 通“御”,抵挡)有余。
C、惠子相(xiàng 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梁。
D 、宋无长(cháng 多余的)木。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