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初二上册 > 其他 >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达标测试卷第四章物态变化[上学期]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5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达标测试卷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00分  6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总分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
A. 冰总是比水凉            B. 冰善于传热
C. 冰透明干净              D. 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2.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
A.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高       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     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则(  )
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4.     如图1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5.     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
A. 熔化、凝华和凝固            B. 液化、升华和汽化
C. 汽化、熔化和升华            D. 凝华、液化和熔化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7.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
A. 人呼出的水蒸气               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C. 空气 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8.     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回“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
D.   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
9.     在冬天,我们看到的霜是(  )
A.    由水蒸气在空气中先液化后凝固,最后降到地面上生成的
B.    地面上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
C.    地面上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   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再降到地面上而形成的
10.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1.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小(  )
A.    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    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
C.    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
D.   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12.   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
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3.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
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
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
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
14.   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15.   在①水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6.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
17.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松香、柏油、明矾、铝、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蒸发和沸腾都是__________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______热(填“吸”或“放”),在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19.   晒粮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可以提高粮食的____________,把粮食摊开可以增大粮食的____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__________,干燥得快。
20.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因此现在人们都食用碘盐,为了防止盐中的碘_______,盛装食盐的容器一定要有盖子。
21.   用塑料薄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地膜覆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的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位会有____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23.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为什么要用钨丝做灯丝?你能从下表找到原因吗?
物质名称







熔点/℃
1064
1083
1515
660
3410
328
1535


24.   夏天,打开电风扇人会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所以人感到凉快吗?


25.   有人说:“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四、实验题:(26题4分,27题7分,28题5分,29题2分共18分)
26.   (验证性实验)如图4所示是小明正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情景,请指出他的做法中的错误之处: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观察性实验)某种晶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如象如图5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____;
(2)  该晶体从300℃到开始熔化共用了________分钟时间;
(3)  该晶体熔化熔化用了________分钟时间;
(4)  该晶体熔化后温度最高升到___________;
(5)  图象上________段物质处于固态,_________段物质是液态,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28.   (验证性实验)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示):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min时的数据;
(2)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3)  在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29.   图7是石蜡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这种物质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它________熔点(填“有”或“没有”)。
  
五、创新设计题:(10分)
30.   夏天的野外,晓明要防止鲜牛奶高温变质,他手中只有毛巾、矿泉水、饭盒、书包等物品,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他设计一个“土冰箱”来使鲜奶保鲜。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B
C
D
D
D
D
B
B
C
D
D
A
二、填空题:
16. 热胀冷缩;1.8℃;-2.2℃ 17. 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熔点;明矾、铝  18. 汽化;吸;不变  19. 温度;表面积;蒸发  20. 升华    21. 减慢蒸发(或提高土地的温度、保持水分等) 22. 凉爽;酒精蒸发吸热
三、简答题:
23. 解:因为钨丝的熔点高,所以用钨丝做灯丝。
24. 解:不是,扇风不会使气温降低,但是扇风可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5. 解:不正确,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样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也是才不变的;还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此时不断加热,水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四、实验题:
26. 读数时眼睛没有与温度计的液柱相平;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没入水中
27. (1)330℃  (2)3      (3)4      (4)380℃      (5)AB;CD;固液共存
28. 乙;甲  (1)12     (2)98     (3)吸
29. 不是;没有
五、创新设计题:
30. 解:把鲜奶放在饭盒里,毛巾用矿泉水浸湿罩在饭盒上,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这样就成了一个“冰箱”了。(其中主要利用的物理知识就是蒸发吸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达标测试卷第四章物态变化[上学期]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3章复习专题
下一篇: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测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