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语文衔接知识第1讲
(一)过渡时应注意的问题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总感到高中语文难学,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很难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衔接规律。
1、知识层次的衔接
语文知识本身是有系统序列的。语文教学的进程也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我们的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的不同分阶段来编排的。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在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从每册教材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详细的重点说明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练习设计也较全面具体,有质有量,如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阅读训练”“听说训练”“作文训练”,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2、思维能力的衔接
根据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语文却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且处处要培养高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五个层级的培养。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内容一般是知识性较强的语言、字形、文化和文学常识等)。
(2)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加以解释,是识记的高一级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解释和归纳整理,比前二者又高一级的层级)。
(4)应用(指的是对语文能力的灵活运用,是在前三者的基础上在表达方面的能力层级)。
(5)鉴赏、评析(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可以说这五个层级安排得合情合理,它既考虑到高中生年龄特点,又符合认知规律,因此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综合和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