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题
命题人:王 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如图1所示,让太阳光通过M上的小孔S后照射到M右方的一偏振片P上,P的右侧再放一光屏Q,现使P绕着平行光传播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一周,则关于光屏Q上光
的亮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偏振片转到某一适当位置时光屏被照亮,其他位置
时光屏上无亮光
B、光屏上亮、暗交替变化
C、光屏上亮度不变
D、光屏上只有一条亮线随偏振片转动而转动
2.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现自己是在运动( )
A.你的质量在增加
B。 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
C。 你在变小
D。 你永远不能由自身的变化知道你的速度
3、中微子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其质量之小、穿透能力之强令人惊异。加拿大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研究成果提示了中微子失踪的原因,认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中微子数目比理论值少,是因为有一部分中微子在向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转化,成为一个子和一个子。关于上述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转化过程中牛顿第二定律不再适用
B.该转化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C.若新产生的子和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致,则新产生的子的运动方向与中微子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该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
4、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的大分子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其中。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A.
B.
C.
D.
5、用α粒子轰击铍时得到原子核C,同时放出一种射线,关于这种射线的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它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流 B。
它来自原子核
C。它在磁场中运动时不发生偏转 D。
它能穿透十几厘米厚的铅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但漏选的得2分,错选的得0分。
6、甲、乙两种单色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甲光束的临界角较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光的光子能量比乙光的光子能量小;
B.甲光的光子能量比乙光的光子能量大;
C.若甲光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改用乙光照射时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D.若乙光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改用甲光照射时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照明电路在工作时也会产生电磁波
B.x射线是比r射线波长更短的电磁波
C.收音机接收电路的磁棒上有两组线圈,其中匝数多的接收中波,匝数少的接收短波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8、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刚好嵌入,如图2甲、乙所示,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子弹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D.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多
9、右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3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A位
置时稍少些
C.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
三、实验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14分+9分+12分,共3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题号后的空格上)
10、如图4是扬氏双缝干涉实验示意图,其中S1、S2为双缝,D为光屏,实验中观察到屏上O点为中央亮纹的中心,P1为第一级亮纹的中心。
(1)若将双缝间的距离变小,其它条件不变,则_________
A.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小
B.屏上O点仍然为中央亮纹的中心
C.屏上P1位置仍然可能为亮纹的中心 D.屏上P1位置可能为暗纹的中心
(2)在实验中,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如图5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一读数.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四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为λ= nm.
(3)若分别用红、绿两束单色光做该实验,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分别得到图6所示的干涉图样,
由图样可判定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是红光。
(4)若实验时,在光屏处放照相底片,并设法控制入射光线强度和曝光时间,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若曝光量很小,底片上会出现一些分布不规则的亮点,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B。即使曝光量很小,底片上也会显示出明暗相间的条纹,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C。若曝光量足够大,底片上会出现亮度均匀的光斑,显示出光的波动性
D。若曝光量足够大,底片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5)煤矿中瓦斯爆炸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根据双缝干涉现象设计了一个监测仪,其原理如图7所示: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
①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仍是亮纹,说明B中气体________(填 “一定含”、“一定不含”或“不一定含”)瓦斯;
②如果B中的气体含有瓦斯,则观察到的亮条纹位置与B中是干净的空气时所观察到的位置相比将________(填“偏上”、“偏下”或“不变”)。
11、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和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采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
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结束,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
(3)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12、(2小题,共12分)
(1)一复色光中只含有 a 、 b 两种单色光,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①在真空中,a光的速度 ▲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光的速度.
②若用此复色光通过玻璃半球且经球心O射向空气时,下列的四个光路图中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2)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从A处垂直于磁场飞出一批速度相同的粒子,形成如图的径迹,则中子的径迹是 ;
质子的径迹是 ,
电子的径迹是 ,
α粒子的径迹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解答中应写出必要的说明、方程式及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答案纸
第II卷 (共89分)
三、实验和填空题
10、(1)
(2)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1、(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3、(12分)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v”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v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Δv(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面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甲、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Δ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Δt的最大值Δtmax与Δv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满足:Δtmax·Δv≈1,才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激光频率v=4。32×1014Hz,它的频率宽度Δv=8。0×109Hz,让这束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为n=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45°角,如图所示。�
(1)求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度。�
(2)估算在图中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dm。
14、(12分)有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与之发生碰撞。已知:碰撞后二者的速度和 在一条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使该氢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此原子向低能级态跃迁,并发出光子。欲碰后发出一个光子,试求速度至少需要多大?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氢原子质量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光子的动量与相比较可忽略不计。
15、(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2=9。95kg的平板小车,车的右端放一质量m3=6。00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与车顶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现有一质量m1=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400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极短。最后小物体从车上滑落,小物块刚滑离小车时的位置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x=0。4m,又已知小车的上表面离地面的高度h=0。8m,g取10m/s2。求:
(1)小物块滑离后小车的速度v车为多少m/s?
(2)小车的长度应为多少m?
(3) 小木块在小车上滑行的时间多长?
16、(15分)两个氘核发生了如下核反应:H+H→He+n,其中氘核质量为2。0136u,氢核质量为3。0150u,中子质量为1。0087u。求:
①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②在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进行对心碰撞,并且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情况下,求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氦核的动能。
③假设反应中产生的氦核沿直线向原来静止的碳核(C)接近,受库仑力的影响,当它们的距离最近时,两个原子核的动能各是多少?
答案:
一、单选题
1~5 C/
D/ C/ B/
A
二、多选题
6~9 BD/
ACD/ BC/ AD
三、实验题
10、(1)BD (2)0。630
480
(3)甲 (4)AD (5)不一定,偏上
11、(1)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
(2)
12、(1)等于;BC
(2)②、③、①、④
13、(1)设从O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有sini=nsinr,,故得r=arcsin()=arcsin()=arcsin=30°�
光在薄膜中传播的速率为v=c/n=2。12×108 m/s�
(2)乙光通过薄膜经过的路程s= ①�
乙光通过薄膜所用的时间:Δt= ②�
当Δt取最大值Δtm时,对应薄膜的厚度最大,又因为Δtm·Δv=1,�
则由②式,得�
�
所以dm≈=1。15×10-2 m�
14、碰撞时动量守恒:
①�
碰撞时损失动能:
②�
由①、②得:
③
由③可知最小为�
④
再由题意和能级图可得的最小值为10。2ev,代入④可得
15、解:(1) 子弹与车相互作用的极短时间内,子弹与车的动量可视为守恒,设子弹和车的共同速度为v1,则
m1 v0=( m2+ m1
) v1 所以 v1=2。0 m/s ①
设物块刚滑离小车时,小车的速度为v车,物块的速度为v3,
对车(含子弹)和物块,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 m2+ m1
) v1=( m2+ m1
) v车+ m3 v3 ②
物块从小车表面滑落后
h = gt2/2 x = v3·t 所以 v3=1。0 m/s ③
将①③式代入②可得v车=1。4 m/s
④
(2)对车(含子弹)和物块,由功能关系可得
( m2+ m1 ) v12-( m2+ m1) v车2 — m3 v32=μm3gL ⑤
代入数据可得,小车长L=0。6m ⑥
(3)对物块m3,由动量定理可得:μm3gt=m3 v3—0 ⑦
所以t=0。5s
⑧
16。①释放的核能△E=3。26Mev
②=0。99Mev En=2。97MeV
③最近两者动能==0。04MeV Ec=
=0。16Mev)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