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二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高二物理期末测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9
: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物理期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题 号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0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转化为机械能

B.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C.机械能不可以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D.尽管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图16—1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图16—3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  )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起始温度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

6.在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数值均为q,相距为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电场强度为             (  )

A.0

B.2kq/r2      C.4kq/r2         D.8kq/r2

A.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

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图16—4

A.一定大于2W

B.一定小于2W

C.可能大于3W

D.可能小于2W

9.A、B两个电源分别供电时其特性曲线如图16—5所示,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EA=EB

B.电源内阻rA=rB

C.负载相同时,电源B的输出功率较大

D.总电阻相同时,电源A输出功率较大

图16—5

10.有一只电熨斗,其电路结构如图16—6甲所示,改变内部接线方式,可以使电熨斗处于断开状态或获得低、中、高三个不同温度档,图乙是它的四种不同的边线方式,则使电熨斗分别处于断开、低温、中温和高温的图序为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图16—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实验题:(共3小题,共20分)

11.(8分)用多用表欧姆档测量电阻的实验中:

(1)表内电池的    极与红表笔相连;

(2)进行调零操作的观察的现象有:A、旋动调零旋钮;B、短接两表笔;C、将两表笔分开;D、使指针偏转到零欧姆处。操作和观察的合理顺序是

(填有关字母)

(3)当测量某电阻时,把选择开关扳到“10档”,经过正确操作,但发现指针偏转很小,为了能较准确地测出该电阻的阻值,高水平将选择开关扳至

档(选“100”或“1”)。当欧姆挡电池用旧后,测量值将

(选填“不变”、“偏大 ”或“偏小”)。

(1)在图16—7方框人画出实验电路图;

(2)连接实物图;

(3)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并写出所要记录的物理量符号)

1.

2.

(4)写出测得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

r=       。

图16—8

三、计算题(本题共7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质量M=2k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质量m=20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500m/s射穿木块后速度减小到v=100m/s,求:

(1)子弹射穿木块后木块的速率

(2)设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成内能,则系统增加了多少内能?

(3)如果将木块固定在桌面上,则子弹以相同的初速度射入木块,射穿后子弹的速度多大?

15.(12分)如图16—9所示,一电机与一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1Ω,闭合电键S后,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机两端的电压为10V,已知电机线圈电阻为Rm=1Ω,电阻R=9Ω,求:

(1)电机的发热功率为多少?

(3)若电机突然卡住不转动,电源的输出功率多大?

16.(12分)如图16—10,ABCD为放在E=103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导轨,其中BCD部分是直径为20cm的半圆环,AB=15cm,今有质量m=10g,q=10—4C的小球自A从静止起动,沿轨道运动

求:

(1)它运动到图中C处时的速度多大?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要使小球能运动到D点,开始时小球的位置应离B点多远?(g=10m/s2)

图16—10

17.(13分)在如图16—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

R1=1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μF,电容器原来不

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4的总电量。

18.(13分)如图16—12所示,电源电动势E=6。3V,内电阻r=0。5Ω,固定电阻R1=2Ω,R2=3Ω,R3是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电流的范围。

图16—12

19.(14分)如图16—13所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倾角为300,底边BC长为2L,处在水平位置,斜边AC是光滑绝缘的,在底边中点O处放置一正电荷。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负电的质点从斜面顶端A沿斜边滑下,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时速度为v,

(1)(  )在质点运动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动能;  ②电势能和重力势能之和;  ③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

④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者之和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

(2)(  )质点的运动是

A.匀加速运动

B.匀减速运动

C.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  D.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3)该质点滑到非常接近底端C时速率vc为多少?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c为多少?

20.(14分)某地区发生大地震,它是由该地区两块断层受到挤压,造成剧烈上升及平行移位而形成的。已知地震波分三种:纵波(P波),速度vp=9。9km/s,横波(L波),速度vs=4。5km/s;面波(L波),速度vL<vS,在浅源地震中破坏力最大。

(1)位于震源上方的N地区某中宵实验室内有水平摆A与竖直摆B,如图16—14甲所示,地震发生时最先剧烈振动的是哪个摆?

(2)T地区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曲线假若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a、b、c

三种波形各对应于哪种地震波?若在曲线图上测得P波与S波的时间差为7。6s,则地震台距震源多远?

(3)假若地震P波沿直线传播到T地区时,当地地表某标志物的水平分位移

x=23。1mm,竖直分位移y=0。4mm,试由此估算震源深度h。

图16—14

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1.BD;2.AD;3.BC;4.BC;5.CD;6.D;7.BC;8.CD;9.BC;10.A;

13.400C;

14.解:(1)子弹的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

守恒  mv0=Mv1+mv2代入数据得

木块的速度为v1=4m/s(4分)

(2)△E= mv02/2—Mv12/2—mv22/2

代入数据得△E=2384J (4分)(3)mv0=(M+m)v共v共≈5m/s。(4分)

15.解:(1)由题意得,S合上后,电源内压降的R上电压降之和为U=10V,所以

I总=U/(R+r)=10/(9+1)=1A电机的发热功率P热=I2Rm=1W(4分)(2)电机的输出功率

P输出=IU—I2Rm=9W(4分)(3)当转子被卡住时,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

P=[ E/(R+r+Rm)]2(R+Rm) =(20/11)2×10=4000/121W。(4分)

16.解:(1)A到C过程利用动能定理 Eq(AB+R)—mgR= mvC2/2

代入数据得vC=√3m/s   (4分)

(2)在C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有 N—Eq=mv2/R代入数据得N=0。4N    (4分)

(3)在D点,有mg= mv02/R 得v0=√gR=1m/s A到D过程利用动能定理EqL—mg·2R= mvD2/2

代入数据解得L=0。25m   (4分)

17.解:K断开时,电容器带电量Q1=0,

K闭合后,电容器接在R3两端,此时回路中R2与R3串联再与R1并联接在电源两端,回路中总电阻为R总=9Ω(3分)  I=E/R总=3/9=1/3A  U外=E—Ir=3—1/3=8/3V 则R3两端的电压

U3=(8/3)×(3/4)=2V   (5分) 此时电容器带电量Q2=2×10—4C 所以流过R4的电量为

△Q=Q2—Q1=2×10—4C    (5分)

18.解:滑动变阻器被滑动触头分成左右两只,设左边只电阻为x,则右边只电阻为5—x。回路中的总电阻R总=[(2+x)(8—x)/10 ]+ 0。5=(—x2+6x+21)/10(4分)流过电源的电流即是回路中的总电流,由欧 姆定律得I =E/R总=6。3/[(—x2+6x+21)/10 ]=63/[—(x—3)2+30 ]   (5分)当x=3Ω时,Imin=2。1A, 当x=0Ω时,Imax=3A,   (4分)所以通过电源的总电流2。1A≥I≥3A。

19.解:(1)由能量守恒可判知D正确(3分)

(2)在底边中点处的正电荷Q与质点q间距离在变,连线方向也在发生变化,相互间的库仑作用力是变力,所以质点做变加速运动,故选D

(3分)

(3)因BD=BC/2=BO=OC=OD,则B、C、D三点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是O点处点

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等势点,所以,q由D到C的过程中电场斩做功为零,由动能定理得

mgh=mvC2/2—mv2/2 其中h由几何关系可得h=√3L/2代入得vC=√v2+√3Gl。

(4分)

又质点在C点受三个力的作用:电场力,方向由C指向O点;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mgsin300—Fcos300=maC

mgsin300—Kcos300/L2=maC

得 aC=g/2—√3K/2mL2    (4分)

20.解:(1)震中地区N某中学实验室的B摆先剧烈振动,理由是震中附近,首先发生运动的是纵波; (3分)(2)因为P波的速度大于s波的速度,大于L波的速度,故a是P波,b是s波,C是L波;(3分)

由s/vs—s/vp=t,代入数据解得s=62。7m; (4分)(3)纵波沿ZT方向传播,由于y=0。4mm远远小于x=23。1mm,可近似地认为h/s=y/x  h=sy/x=1。1km。    (4分)

高二物理期末测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二物理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下一篇: 高二物理春学期期末考试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