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命题教师∶ 费宏, 审题教师∶ 李中玉
本卷共三大题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通电的直导线所在的平面内有一导体圆环,环与导线绝缘,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环可以自由运动(忽略重力)。当导线中的电流强度I逐步减小时,环将
A.向下运动
B.向上运动
C.转动;上面的向纸外,下面的向纸内
D.转动;上面的向纸内,下面的向纸处
2.如图所示,ab和cd为两平行的直导线,两导线中通有同向的交流电,且i1=i2=Imcost ,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两导线的正中间的某点以速度V0平行于导线射入,则该粒子将做何种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曲线运动 D.圆周运动
3.如图所示,abc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入射点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自bc面反射的光线)
A.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
B.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红光将首先射出ab面
D.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紫光将首先射出ab面
4.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内层轨道跃迁到外层轨道时
A.电子的动能减少 B.
电子绕核运动的周期变小
C.电子的电势能减少
D. 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5.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由于天然衰变而得到内切圆的两条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44:1,则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43
B.44
C.45
D.88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波是—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不变
(D)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7.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α衰变成为F,再经β衰变成为G,再经α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
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
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
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
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
8.在杨氏干涉实验中,用一束白光照射小孔,在其后的双孔处一个孔用红色玻璃挡住,另一个孔用绿色玻璃挡住,则在屏上会产生
A.
红色与绿色的两套干涉条纹的叠加
B.
红色与绿色的复合色的干涉条纹
C.
屏上两种色光的衍射条纹互相叠加,但不会出现干涉条纹
D.
屏上上半部为红色光,下半部为绿色光,两种色光不发生光的叠加
9。 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材料
铯
钙
镁
铍
钛
逸出功(10—19J)
3.0
4.3
5.9
6.2
6.6
现用波长为400 nm 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6。6×10-34J·s , 光速c=3。0×10 8m/s)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0.下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
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γ1,S2P1的长度为γ2,则γ2-γ1等于
(A) (B) 10 (C) 20 (D)40
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若示波器所显示的输入波形如图所示,要将波形上移,应调节面板上的________旋钮;要使此波形横向展宽,应调节________旋钮;要使屏上能够显示3个完整的波形,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旋钮.
12.测定压力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如图所示,A为固定电极,B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时,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将电容式传感器连接到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容器的电容将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填“a→b”、“b→a”或“电流为零”)。
三、本题共6小题,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如图(a)所示,横截面积为0。2m2的100匝圆形线圈A处在变化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截面,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设向外为B的正方向,线圈A上的箭头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R1=4W,
R2=6W,C=30mF,线圈内阻不计。求电容器充电时的电压和2s后电容器放电的电量。
1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框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框两端与电阻R串联,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当线框从图示位置转过900过程中.求:
(1)通过电阻R的电量q.
(2)外力转动线框所做的功W.
15.如图所示,边长为L,电阻为R,质量为m的正方形闭合线框从离地面H(H>2L)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线框恰能匀速穿过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不计空气阻力.求:
(1)
线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
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16.为测定水库的容量,将一瓶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瓶溶液每分钟衰变5。12×108次,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2h, 5天以后,从水库中取出1m3的水,并测得它每分钟衰变10次,则水库的容量是多少?
17。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EK0=0。35MeV相向对心正碰,聚变生成氦的同位素He和中子,设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全部变为动能,求生成物He和中子的动能。(已知:氘核、中子、氦核He的质量分别为2。0136u、1。0087u、3。0150u,1u=931。5MeV,结果以MeV表示,取三位有效数字)
18.如图所示,M、N为中心有小孔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两极板相距D=1m,其右侧为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10-3T,磁场区域足够长,宽为d=1cm;在极板MN间加有如图(2)所示的交变电压(设N极电势高于M极时,电压为正),现有带负电的粒子不断从极板M中央小孔处射入电容器内(粒子的初速度可视为零,重力不计),粒子的比荷q/m=2×1011C/kg,试求:
(1)粒子从N中央小孔射出时,速度多大才能从右则磁场中射出。
(2)在交变电压第一个周期内哪些时刻进入电容器内的粒子才能满足(1)中的速度。
(3)若上述交变电压的周期可以变化,则其周期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保证有带电粒子从磁场右侧射出来.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答卷 总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2._ ___ 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90分)
13.
14.
15.
16.
17.
18.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D
5。A 6。A、B、C 7。B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 竖直位移,X增益,扫描范围和扫描微调 12。 增大, b→a
三、计算题
13。
14(
1)
(2)
15。(1),(2)Q=2mgL
16。 解:5。12×108×=V·10
∴V=5×104m3
17。 解:2
m=(2×2。0136-1。0087-3。0150)u
=0。0035u
∴E=0。0035×931。5
=3。26Mev
∴E=3。26+0。35×2=3。96Mev
∴EKhe=0。99Mev
Ekn=2。91Mev
18(1)粒子要从磁场右侧射出,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d,
又r=mυ/qB,则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υ≥Bqd/m=2×106m/s.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大小均为a=qU/mD,最后以满足条件的速度υ进入磁场.设粒子在电场中加速时间为t,则
即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至少为6。1×10-7s,所以粒子必须在0~(T/2-t)时间内进入电容器,
即在0~3。9×10-7s内进入电容器的粒子才能从磁场右侧射出.
(3)带电粒子加速时间至少为6。1×10-7s,则T/2≥6。1×10-7s,
所以T≥1.22×10-7s,才能保证有带电粒子从磁场右侧射出来.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