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解题规范
解题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叙述和方程式规范、演算过程规范、
答案规范、解题后反思等五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解题者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可分为分析物理状态和过程、明确条件和目标、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等三步。
1.分析物理状态和过程每个物理题都是由若干物理状态和过程组合而成的,搞清这些状态及过程是审题的关键步骤。解题者应认真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搞清题述物理状态及过程,并用简图将这些状态及过程表示出来,再借助简图分析这些状态及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有些物理问题尤其是综合题,其研究对象所经历的过程比较复杂,整个物理过程可以分解成多个子过程,这时审题不但要注意分析各子过程的特点,找出它们所遵循的规律,还要注意分析各子过程间的关系。
2.明确条件和目标条件,是指“题目告诉了什么”;目标,是指“题目要求什么”。这是解题者必须明确的两个问题。条件的分析,主要是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条件;二是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和转化;三是发现多余条件,予以舍弃。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把模糊的目标转化为清晰的目标,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难于接近的目标转化为便于接近的目标等。
【例】司机开着汽车在一宽阔的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堵墙,他是刹车好还是转弯好?(设转弯时汽车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本题的目标是“确定是刹车好还是转弯好”,这一目标比较模糊,应通过分析使其更清晰。目标分析:汽车刹车后,轮子停止转动,它由于惯性沿路面滑行,速度变为0 时向前滑行的距离为s,而汽车转弯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地面的静摩擦力f 提供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当静摩擦力f 最大时,圆周运动的半径R 最小。比较采取哪种措施好,实际上就是比较最小半径R与s 的大小;当s>R 时,转弯好;当s<R 时,刹车好;当s=R 时,刹车与转弯效果相同。通过上述分析,本题的求解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