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单元测验 > 正文

:高三物理单元测验——机械能(2)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7
:

高三物理单元测验——机械能(2)

姓名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作用过程中,它们的总功W和总冲量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W一定等于零,I可能不等于零

B。W可能不等于零,I一定等于零

C。W和I一定都等于零

D。W和I可能都不等于零。

2。质量为m的小球A以水平初速v0与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4m的小球B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能减少了75%,则碰撞后B球的动能是D

A。

B。  C。  D。

3。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8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D

A、mgR/4

B、mgR/2

C、mg/R

D、mgR

4。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C

A、

B、

C、

D、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则                    ( A  )

A.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B. 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C.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D. 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6。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快速变化力的大小,实验时,把图甲中的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的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B

A。t1、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t5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小

C。t3与t4时刻小球动量可能相同

D。小球在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7。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t0时刻撤去力F,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关于力F的大小和力F做的功W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D

A。 B。  C。 D。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D

C

A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58分)

8。(15分)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

12。(1)B的右端至D板的距离L2

(2) 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学生只要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3)能。

9。(10分)如图所示,mA=4kg,mB=1kg,A与桌面动摩擦因数μ=0。2,B与地面间的距离s=0。8m,A、B原来静止。

求:①B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②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行多远才能静止下来?(g取10m/s2)

2。解析:B下落过程中,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A的动能和A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能,B下落高度和同一时间内A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相等、B落地的速度和同一时刻A的速度大小相等

由以上分析,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有:

∵vA=vB、sA=sB

vB=0。8m/s

B落地后,A以vA=0。8m/s初速度继续向前运动,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后停下,

故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继续滑动0。16m_

10。(15分)装有装饰材料的木箱A质量为50kg,放在水平地面上,要将它运送到90m远处的施工现场。如果用450N的水平恒力使A从静止开始运动,经过6s钟可到达施工现场。

(1)求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用大小为450N,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斜向上的拉力拉木箱A从静止开始运动,使木箱A能够到达90m远处的施工现场,拉力至少做多少功?(运动过程中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取,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0.解:(1)将重物看作是质量为m的质点,设:拉力为F,阻力为f,时间为t,位移为s,加速度为,动摩擦力为。

第一个运动过程中,有:

四式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2)第二个过程中,有:

三式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使重物能够到达90m远,即:撤去拉力后重物滑行至90m远。此时刚好速度为零。

代入数据,解得:

故拉力至少做功为: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11.(18分)

如图,长木板ab的b端固定一档板,木板连同档板的质量为M=4。0kg,a、b间距离s=2。0m。木板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a端有一小物块,其质量m=1。0kg,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令小物块以初速沿木板向前滑动,直到和档板相撞。碰撞后,小物块恰好回到a端而不脱离木板。求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1.(19分)2004年高考

设木块和物块最后共同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设全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E,

用s1表示从物块开始运动到碰撞前瞬间木板的位移,W1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用W2表示同样时间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用s2表示从碰撞后瞬间到物块回到a端时木板的位移,W3表示在这段时间内摩擦力对木板所做的功。用W4表示同样时间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用W表示在全过程中摩擦力做的总功,则

W1=

W2=

W3=

W4=

W=W1+W2+W3+W4

用E1表示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则

E1=E-W

由①—⑧式解得

代入数据得

E­1=2。4J

高三物理单元测验——机械能(2)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单元测验(动量)
下一篇: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测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