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理)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8
:

高三(理)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63分)

1.红光与紫光相比(92)                      ( D  )

① 在真空中传播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

② 在玻璃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比较大

③ 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较紫光的大

④ 从玻璃到空气的界面上,红光的临界角较紫光的大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① ④

D ② ④

2.图中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93)                 ( C )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3.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那么(93)

(C )

(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4。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这时(95)            ( B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5。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光子能量最小的是。(96)          (  A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绿光

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97)                                                            (C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7.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97)       (B  )

(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大

8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三束光,分别照射到相同的金属板a、b、c上,如图所示。已知金属板b有光电子放出,则可知(98)   ( D    )

(A)板a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B)板a一定放出光电子

(C)板c一定不放出光电子

(D)板c一定放出光电子

9。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99)

(  B    )

A。将提前                    B。将延后

C。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不变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4上海)

( C  )

①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② 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大

③ 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④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m/s

A 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② ③

11.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2004全国)

(B )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92)                 ( C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13。放射性元素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有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95) (A  )

A。2小时;     B。1。5小时;

C。1。17小时;     D。0。75小时。

14。下列核反应方程式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96)

(B   )

15。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96)

(   D )

(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  (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

(C)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减少  (D)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9)

(   C )

① 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②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A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③ 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数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④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A ①

③  B ①④    C ② ③

D ② ④

18.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

(97)

(C )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19.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2004)   ( A )

A.2200

B.2000   C.1200   D.24 00

20.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的方程为

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2004广东)

(

C )

A。

B。

C。

D。

21。分别用波长为λ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2004广东) (B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2.已知铯的极限频率为4。545×1014赫,钠的为6。000×1014赫,银的为1。153/1015赫,铂的为1。529×1015赫。当用波长为0。375微米的光照射它们时,可发生光电效应的是_  铯、钠(3分)[只答一个或有错者均0分]______。(92)

25。两个放射性元素的样品A和B,当A有15/16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时,B恰好有63/64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可知A和B的半衰期之比τA:τB= 3   : 2

。   (91)

26.在中子、质子、电子、正电子、a粒子中选出一个适当的粒子,分别填在下列核反应式的横线上:(92)

( 答为a粒子、电子、中子的同样给分)

27.用电磁波照射某原子,使它从能量为E1的基态跃迁到能量为E2的激发态,该电磁波的频率等于_(E2-E1)/h   ___    。(93)

28。一个错误!链接无效。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千克,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千克,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千克。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等于8。7×10-13(答9。0×10-13到8。6×10-13都算对)____

焦。(保留两位数字)(94)

29。图7给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_6__  种,其中最小的频率等于_1。6×1014…___    赫。(保留两个数字)(95)

三.实验题(30题2分,31题6分)

30。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图的四组插针结果。

(91)

(1)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  乙

(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   丁  。

31。如图19-14所示,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94)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    ,____     ,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

7。(1)如图19-21所示,画出通过P1、P2、P3、P4的光线,包括在棱镜内的那部分路径。

(2)入射角i和折射角r(见图)(或线段EF、OE、GH、OG)

四。计算题(5分)

32。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如右图所示。若沿此光线传播的光从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与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相等,点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离L应是多少? (96)

12。设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r,则光线从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距离=ι/cosθ;光线从S到玻璃板上表面的传播时间=ι/c cosθ,其中c表示空气中的光速。光线在玻璃板中的传播距离=d/cosr;光线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nd/c cosr;

据题意有nd/cosr=ι/cosθ

由折射定律  sinθ=nsinr,

解得

高三(理)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2020级秋季9月月考物理试卷
下一篇: 2020高三第一次月考考试物理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