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化经典阅读训练题
第二篇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第六节
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 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d。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答案】 (1)d(2)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
2.(XX年福州质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③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
【注】 ①亟:屡次。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③盈科:水注满低洼处。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用意,便请教孟子,想弄清说的是什么道理。
b.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应有源,人应有本,否则必将枯竭、浮躁。
c.孟子叹息时间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d.孟子所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适当的虚假名声。
(2)孟子还说过“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与上文所阐述的道理相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c。这是孔子的叹息。
【答案】 (1)c(2)做学问要像有源之水,先蓄满低洼处,而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有其他不同见解,言之成理即可)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