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提高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得分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省共有…………………………………………………………( )
A、34个 B、32个
C、28个
D、23个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已在那里设立了…………………………………( )
A、中央直辖市 B、省 C、自治区 D、特别行政区
5、我国濒临三个海或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东省 B、辽宁省
C、福建省 D、台湾省
6、我国完全处于热带的省级行政区……………………………………………………(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云南省
D、海南省
7、黄河下海流域面积特别狭窄的原因是………………………………………………( )
A、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支流难以汇入
B、华北平原气候干旱,无支流汇入
C、河床、堤坝高于地面,支流无法汇入
D、河道两侧山脉夹峙,支流无法汇入
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
A、12%
B、18% C、22%
D、28%
9、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少,分布地区较窄
B、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
C、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10、我国的地形种类很多,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其中所占面积最小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
11、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一般是指…………………………………………………(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高原
D、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2、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3、长江发源于……………………………………………………………………………( )
A、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B、青海省的各拉丹东雪峰
C、西藏自治区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D、西藏自治区的各拉丹东雪峰
14、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植被
15、我国人民币纸币上都印有少数民族文字,书写币值及发行机关的名称,请问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6、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和平原
B、高原和盆地
C、平原和丘陵
D、山地和盆地
17、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差异很大,下列现象属于东部地区的是……………………( )
A、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B、水资源短缺
C、气候干旱
D、土地肥沃
18、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
D、季风气候
19、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
)
A、从南到北逐渐减少
B、从东到西逐渐减少
C、从西到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少
20、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A、青海和四川
B、青海和西藏
C、西藏和四川
D、河南和湖北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0分)
21、我国海陆兼备,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________大陆;东濒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洋。
22、“省”作为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正式出现在______朝,那时的省被称为____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着__________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______倍。
24、我国第二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单元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浙江省属_________气候;山东省属_________气候。
三、读图题(读下列地图,完成相关题目,共20分)
26、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每空1分,共15分)
(1)、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
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岛屿: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
(6)、大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
(7)、我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陆地面积
约为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
位,与______洲的面积大体相等。
27、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5分)
(1)、黄河“地上河”河段主要分布在哪几个省区?
(2)、“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平方公里,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平方公里,与此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情况,由多到少为东部4。9亿人、中部4。2亿人、西部3。6亿人,而东、中、西部地区面积大小排序恰好倒置,依次为108。6万平方公里、158。5万平方公里和692。7万平方公里。
(1)、计算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东部、中部、西部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6分)
(2)、写出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2分)
(3)、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东密西疏的状况有何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2分)
五、活动探究题:(本题共10分)
29、阅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第三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提高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D
D
A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A
C
B
D
D
D
A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0分)
21、亚欧、太平 22、元朝、行中书省(或简称:行省) 23、134、3
24、高原、盆地
25、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三、读图题(读下列地图,完成相关题目,共20分)
26、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每空1分,共15分)
(1)、邻国:A、俄罗斯 B、印度 (2)、隔海相望的国家:C、韩国
D、日本
(3)、岛屿:E、台湾岛 F、海南岛 (4)、海域:G、渤海
H、南海
(5)、海峡:I、台湾海峡 J、马六甲海峡 (6)、大洋:K、太平洋
L、印度洋
(7)、960、三、欧
27、读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5分)
(1)、河南、山东
(2)、答题要点:由于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导致黄河河水含沙量极大,至下游地区,由于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
,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四、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相关问题:
(1)、东部451。2 人/平方千米 中部265。0人/平方千米
西部52。0人/平方千米
(2)、黑河——腾冲
(3)、我国东密西疏的状况更明显了。原因:略。
五、活动探究题:(本题共10分)
29、阅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题要点: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濒太平洋,沿海有许多良港,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使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从纬度位置来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条件好。
。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