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下册 > 其他 > 正文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问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24
:

专题六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问题a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代表性成就、原因、过程、影响、启示)

能力方面:能分析三次科技革命各方面的影响

情感方面: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报效祖国

学习重点:基础知识的掌握  学习难点: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运用

学习方法:阅读、听课、练习

材料:2000年6月26日被誉为生活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由美、英、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绘制完毕并于当天向全世界公布,中国负责1%的测序工作,标志着我国的生命科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0月3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先后两次发射成功,基本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1月29日,我国首台类人型机器先行者诞生,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继“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之后,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再次发射成功,并于1月16日成功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这是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4032亿次,它在整体上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知识范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四大发明为代表)、原因、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中国近现代科技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P148、118);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科技成就(上册P16文艺复兴中的科技;P140、下册P126略)工业革命对各国(英、日、德、美、俄、意、法、中)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旬子、王充、范缜、王夫之、刘禹锡、柳宗元等唯物主义思想家的观点或著作;综合提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科教兴国战略。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