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对封建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1—3题: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秦国并战争的需要
2、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两种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3、清初时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B、手工业者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控制
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漫长过程,江南经济地位日显重要,请回答4—6题。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已经南移的朝代分别是
A、南朝和唐朝 B、东汉和南宋
C、唐朝和南宋 D、东汉和南朝
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城市,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扬州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
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③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④长江流域商业都市的东部中心,江南物产集散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