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一地理 > 单元测验 > 正文

:2020高一地理单元考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05
:高一地理单元考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地球本身  B.太阳辐射能    C.生物能  D.海洋能
2.下列不属于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
3.下列地表形态由地壳的水平运动引起的是  (  )
 A.褶皱山脉  B.地表的高低起伏    C.海陆变迁  D.沙滩
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说明了(  )
 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
 B.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C.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的变迁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
5.根据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  )
 A.水平运动和上升运动  B.水平运动和下降运动
 C.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D.上升运动和下降运动
6.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
 A.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   B.夏威夷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7.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潮湿  B.平原面积小  C.文化背景  D.沿河伸展
8.有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大类岩石间均能直接转化    B.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地球内部
 C.侵入岩和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D.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意义不大
9.有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和大规模的隆起
 B.常使地表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
 C.常在地表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10.下列地表形态属于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三角洲   B.峡谷   C.黄土高原    D.沙滩
11.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平运动造成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B.升降运动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C.在地壳的发展过程中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D.大西洋是地壳的水平运动造成的
12.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水的溶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常形成山岭    B.背斜谷地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谷地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14.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B.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巨大变化
 C.在地貌上,只有褶皱能形成块状山地和巨大山脉
 D.东非裂谷、渭河平原的形成,都与断层构造有关
15.在野外考察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地势高峻的山岭一定是背斜     B.从中部向两翼岩层越来越老的一定是向斜
 C.背斜构造中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D.地下水出露的地带总在断层线附近
与平原相比,山岳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大。据此回答16~17题。
16.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17.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铁路为主,公路次之
 B.山岳地区的交通线以公路为主,铁路次之
 C.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地址宜远离河谷地带
 D.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以直线走向为主
18.判断背斜和向斜最可靠的依据是  (  )
 A.岩层的弯曲形态  B.地形的起伏状况 C.岩层的坚硬程度 D.岩层的新老关系
读断层示意图,完成l9~23题。
19.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岩石受到过大的张力或压力时就会发生破裂,形成断层
B.岩石受力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就会形成断层
C.断层山就是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
D.断层山就是由断层发育而成的谷地
20.断层构造是由  (    )
 A.岩浆活动引起的  B.变质作用引起的
 C.地壳运动引起的  D.岩石间的转化引起的
21.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的是  (  )
 A.喜马拉雅山  B.泰山    C.富士山  D.安第斯山
22.下列地貌中属于断层一侧岩体下降形成的是  (  )
 A.华山  B.庐山    C.渭河平原  D.阿尔卑斯山
23.有关断层和地表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有些断层常常形成平直的陡崖,如华山北坡大陡崖
 B.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C.水库等大型工程的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D.若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则不会对原有地貌造成影响
24.下面四个流域中,城市最稀少的是
A.亚马孙河流域  B.泰晤士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密西西比河流域 
25.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26.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27.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示意图”,该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
A.洪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28~29题。
28.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   )
A.华山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29.图中③处的山地成因为  (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褶皱隆起成山 D.断层上升成山
30.下图中四种地质构造中最适宜建坝的是  (  )






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31.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
判断理由                。
(2)A地成山的原因             
                     。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原因是        
                     。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         理由           
                                       。
32.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C    D   
(2)我国的渭河平原属于图中的      。
(3)寻找石油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图中的      处。
(4)图中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是由       作用(内力或外力)造成的。
(5)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趋向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
33.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8分)
(1) 判断图中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A      B       C     
(2)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填人空格内,属于冷却凝固作用的是   ;属于高温融化作用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大岩石问均能直接转化  B.循环过程中的能量均来自地球内部
C.侵入岩和喷出岩都属于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D.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意义不大
34.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河流横断面①②⑧与a、b、c河段对应正确
的是  (  )
A.a一②  B.b一①C.c~① D.c一③
(2)在a河段,流水的侵蚀作用以        和
         为主。
(3)在河曲c处,河流左岸以        (外力)作用为主,在河流入海口处,会形成        (地貌类型)。
参考答案;
1---5BDADC 6---10CDCCA 11—15DDCDB 16—20ABBCB 21—25BCDAC 26—30BAADD
31.(1)B 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 (2)向斜槽部因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3)变质(大理岩),石灰岩受岩浆侵入的影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4)B处地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起力量的支撑作用,且不易渗水。
32.(1)向斜、背斜 (2)B (3)D 、 C (4)内力 (5)平缓、高低不平
33.(1)岩浆、岩浆岩、沉积岩 (2)①、⑥、②⑤、③④;(3)C
34.(1)AC (2)下蚀、溯源侵蚀 (3)侵蚀、河口三角洲(冲积岛)
2020高一地理单元考试卷(地表形态的塑造)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