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二地理 > 期末试题 > 正文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20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
1、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毫无关联  B.同一层次的区域范围相同
C.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2、皖南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一般都比较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B )
A.气温         B.降水  
C.采光         D.通风
3、下列有关区域发展阶段与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初期阶段,人地关系矛盾最为突出
B.成长阶段,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C.后期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呈现不协调
D.区域发展目标应是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4、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这主要是利用( B )
A.GPS          B.RS 
C.GIS          D.GS
5、上题中,该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 )
A.传感器        B.发射塔  
C.传真机        D.地面接收站
6、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C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7、西北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因素是( B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8、热带雨林的成因是( B  )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9、目前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的原因是( D )
A.地形平坦        B.气候湿润
  C.水源充足        D.人类活动影响小
10、导致亚马孙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 C )
A.气候异常        B.森林火灾 
C.掠夺式开发       D.生物入侵
11、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D  )
A.水能          B.生物能  
C.太阳能         D.煤炭
12、目前,晋煤外运路网体系中,居主要地位的运输方式是( A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3、山西加强煤炭加工转换的主要途径是( A )
A.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B.增建高速公路,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C.大力发展轻纺工业,就地消化煤炭  
D.以提高效益为主,限量开采煤炭
14、早期开发中,田纳西河流域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开采煤炭,排放大量粉尘   B.森林减少,吸收气体能力减弱
C.冶金工业生产排放高浓度SO2  D.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的CO2
15、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将( A  )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C.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D.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6、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7、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向北纬50度以北黑龙江沿岸的扩展主要得益于( B )
A.开荒耕种面积的扩大    B.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
C.市场需求的增加       D.交通运输网的逐步完善
18、我国东北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主要产区分布在( D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辽东低山丘陵区       D.长白山区
19、有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高
C.城市化又会促进区域工业化  
D.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0、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表现不相符的是( D )
A.城市数量猛增         B.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迅速提高    D.乡村地区全变成城市
21、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基础和目标市场分别是( C )
A.新疆、珠江三角洲       B.青海、长江三角洲
C.新疆、长江三角洲       D.四川、环渤海地区
22、西气东输工程完工后,可以( C  )
A.缓解沿线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B.向沿线城市直接输送电能
C.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D.解决新疆地区的能源短缺
23、为了减轻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B )
①扩大引水灌溉面积   ②减少沿线农民对薪柴的使用量 
③禁止过伐过垦森林草原 ④多用煤炭,少用生物燃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日本某电子元件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在珠江三角洲建立分厂,这种现象属于C
A.区域贸易    B.区域产业转移  
C.国际产业转移  D.国际贸易
25、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主要原因不包括( A )
A.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高    B.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C.长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价格高  D.中西部地区土地价格低

合肥育英高中07—08学年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理科)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有关问题。(8分)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7年不断流。
(1)试分析黄河下游易断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4分)


(2)目前黄河已连续多年不断流,它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27.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2003年12月15日《长沙日报》称:据央视报道,日前,国家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 2003年12月16日《浙江日报》报道:“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北上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一个新特点。”

(1) 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是(  )(2分)
   A.机械制造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农产品加工业
(2) 图中甲为   平原,近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3)浙江省农民为什么到东北种粮?(4分)



28.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分)













(1)我国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世界能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2)图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1分)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是              。(1分) 
(3)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4)面对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我们的应对措施有哪些?(3分)


29.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A、B两区域的分界线:                 。(2分)
(2)根据C的描述,归纳该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分)
(3)参照C的描述,完成D、E的注释。(8分)
30.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读图后完成: (8分)

请选择其中一项工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建设该工程的艰巨性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高二期末考试
地理(理科)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B
A
C
B
B
D
C
D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A
B
D
B
D
C
C
B
C
A


26(1)自然原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降水少,入河水量少;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也几乎没有地下水补充;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2分)
人为原因:上、中游沿岸城乡取水多,致使流入下游水量极少直至无;上、中游流域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旱季时汇入河流的地下水减少。(2分)
(2)河流资源开发与利用,应该全流域一盘棋,统一管理与调配,统筹兼顾各方(区域)利益;要通过立法或有关条例规范流域内资源利用方式;可以通过一      定工程措施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4分)

27.(1) C (2分)
(2)三江 (1分) 
为了保护该地区的湿地资源,部分已开垦的荒地已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3分)
(3)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土地平坦开阔,利于机械化耕作,农业生产效率高, 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

28.(1)秦岭———淮河(2分)  
(2)水(2分)
(3)D:我国东南部的海洋中(1分)
水稻 樟脑海盐硫磺甘蔗(答出两种即可得2分)。
E:这里是位于西南部的青藏地区,(1分)
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1分)
是我国的高原农牧区,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发展了种植业。(1分)
这里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了(1分)
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1分)(只要从位置、气候、农业、资源城市等要素进行阐述,即可。)

29.(1)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次之,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还较小。(2分)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煤炭次之,水电和核电所占比重还较小。(2分)
(2)水电  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 (2分)
(3)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3分)
(4)努力控制人口,大力研究节能技术,大力发展节能型产业,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不断发展水能、核电、太阳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能源勘探的力度,积极增加我国的能源探明储量,积极增加石油进口的渠道。(3分)
30.
(考生选择其中一项工程回答,建设艰巨性4分,意义4分,共8分。)
工程
建设困难
意义
西



线路长,所经地区地形复杂,投资大
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上海经济区能源紧张状况;有利于改变我国能源过分依赖于煤炭的状况;因减少了煤炭用量也使我国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得以改善。




遇有冻土难题以及高原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投资巨大
有利于缓解青藏地区交通闭塞问题,在加强民族团结、支援西藏建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



水电建设一次性投资大,火电建设要处理好对当地环境污染问题
可以缓解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张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减轻我国能源运输方面的紧张状况




调水中、西线没有现成线路,工程浩大,投资巨大;东线沿运河调水,有相当河段要提水,耗费能源巨大
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尤其解决华北地区长期以来供水紧张的状况。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
下一篇: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