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譬(bì)如深山的阴处有一种植物,叫“山海棠”,既便生在僻处,无人观赏,可它依旧一丝不苟(gǒu)地向上挺拔了枝叶,开出鲜艳欲滴的花朵。
B.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遑(huáng)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总是剑拔弩(nú)张的。
C.两村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静静伫(zhù)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稗睨的表情、跌宕(tuò)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画出斑驳的线条。
D.《北京折叠》中设定了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隐(yǐn)喻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整个城市尺度的空间和时间双重折叠意象恢弘(hóng),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深切焦虑。
(命题思路:原创。考查常用规范汉字的读音和书写。选项来自美文及报刊,关注文化和时事热点,语言材料新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相同的手法在小说《在酒楼上》中也有使用:“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于远行”。其实鲁迅曾经说过:“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乙】但是他写景状物仍旧当得起顾随形容的“一笔一个花”,全然大家水准:这其中奥妙,就在善于用色。当然他对色彩一定有天生的敏锐,但后天的自我培养也不可忽略。记得萧红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就提到说他留日时曾经读过不少美学方面的书籍。【丙】诸位看客实在应该效仿他老人家,即便自认格高,也不惮精工细作。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仿佛 B.良辰美景 C.效仿 D.精工细作
(命题思路:原创。考查词语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涉及一般实词、成语,范围广。)
3、文段中划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句是(2分) ( )
A.甲 B.乙 C.丙
(命题思路:原创。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涉及冒号、引号、逗号、句号的运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 )
A.2022年亚运会等国际大型活动的举办,又为杭州健全城市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机遇。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