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其他 > 正文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题,含详细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06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专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总计75分)
1.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
3.《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当时水利事业的进步(  )
A.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 B.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铁制农具的使用 D.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巩固
4.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
6.“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魏晋时期
7.唐初诏令,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复习题,含详细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