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创造宣言
课题: 创造宣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难点)
3、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点)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安徽歙县人。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丰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巨人”。
写作背景
本文创作于 1943年10月13日,选自《陶行知全集》第四卷(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陶行知在文中的基本观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先生写此文,着重启发青年人,去掉在科学创造方面的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五大思想障碍: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龄幼小,能力薄弱,困难当道。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