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与文学常识。
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诗歌写法。(难点)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
二、预习展示
1.阅读资料,了解作者。
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凭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
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美国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他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
2.掌握生字词。
虔诚(qián) 深邃(suì)
晨曦(xī) 潺潺(chán)
瞰望(kàn) 黝黑(yǒu)
镶嵌(xiāng qiàn)
虔信:恭敬而又可信任。
慰藉:安慰、欣慰。
深邃:深远。
3.同学自读,掌握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祖国》
1.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
明确:“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
2.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明确: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
3.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