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课题
《诗经》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一:第一课时学习第一首诗《关雎》;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首诗《蒹葭》并完成当堂检测。方式二:第一课时进行两首诗的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两首诗的具体分析感知及写法探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过程与方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课
前
预
习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特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计有“周南”“召南”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部分为周代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雅乐,共105篇,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宾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写作背景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