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三 > 正文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八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验分析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4
: 八 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验分析

1.处理被污染的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题、重金属污染等。
(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农药等。
(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要保证充足的空气——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
(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要保证厌氧环境——密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
2.实验结果或过程分析型试题解题模板:第一步,要掌握题干中提供的全部关键信息,透过图、文、表等材料找出该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类型、实验变量;第二步,要重点关注对照实验的设置、单一变量的控制方法、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第三步,作答时要注意运用生物学术语,利用题中给出的名词、单位、数量进行表述。

1.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B地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大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D.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
解析: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N、P)的浓度升高;在A、B两地间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数量逐渐增大,使得DO值不断增大;随着大量无机物(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答案:D
2.有人认为黄河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引起的,我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 000 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 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丙烧杯中加0.15 g洗衣粉和0.15 g尿素;丁烧杯中________;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完成以上实验过程“
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实验技能八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验分析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