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17
:鹤岗一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题
2019.6.14
1.“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人口膨胀的压
B.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C. 井田制的瓦解
D.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征。B项,根据材料“在最小的空间内……终极目标”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精耕细作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A项,材料说的是在最小的空间养活最多的人口,并没有指出这种原因是人口的压力,故A项错误。C项,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春秋时期瓦解,材料中没有体现井田制内容。故C项错误。D项,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2.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耕牛的极度缺
B. 精耕细作的需要
C. 冶铁技术的落后
D. 小农经济的局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局限性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使占有一定财力和人力的铁犁牛耕(当时是二牛三人进行耕作)受到阻碍,而锸、锄则适应了小农生产的需要,因此以此为主导,D项符合题意,正确;耕牛的缺少影响了牛耕的推广,但这并非是主要原因,排除A;铁犁牛耕推广有利于精耕细作,B项错误;冶铁技术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的推广无必然联系,排除C。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及影响
【名师点睛】对小农经济积极性与局限性的认识。积极性: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③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小农经济是封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