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二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7
:高二年级期末测试
历史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一第25题,共5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管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沿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礼记·王制》记载:“作左道以感众,杀;作奇器异服奇技淫巧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杀。”到了战国时,孟子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土横议。”从以上变化可知
A. 社会风俗决定思想变迁
B. 政权聚散影响思想发展
C. 学术自由推动思想多元
D. 军事争霸导致思想争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周初”到“战国”,由“杀”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可知政权的凝聚程度影响了思想的发展,故选B项;根据题意可知思想的变迁并不是由于风俗变化导致的,更不是学术自由的结果,故排除AC项;材料中思想的变化并不是思想的争鸣,故排除D项。

2.东汉《论衡·谴告》中说:“夫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也。”材料表明作者
A. 主张奉道家为正统
B. 融合阴阳五行思想
C. 宣扬君权神授理论
D. 反对天人感应学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天道如果“谴告人”就属于干涉社
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