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师大附中、长沙一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高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4分。
1.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为天子用二椁五棉,诸侯一椁四棺或三棺,大夫一椁二棺,士一椁一棺。根据目前考古发据,西周至春秋早期的诸侯墓葬多用一椁二棺,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各国国君墓,基本是二椁三棺或一椁三棺。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 礼乐制度演变的特殊性
B. 西周时宗法制度逐步确立
C. 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
D. 春秋战同时期的礼崩乐坏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周至春秋早期棺椁制度尚未严格落实,诸侯等级的棺椁尚未达到标准,到了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才基本达到标准,这说明棺椁制度是逐渐规范化的,即体现了礼乐制度落实的渐进性,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这一制度是在个别地区或时段内有了变化,“特殊性”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
2.汉武帝以加官方式选拔官员和文学之土,让他们在内省侍从左右,他们因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得以参与大政,武帝临終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为内朝之主,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这一现象
A. 有助于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 导致了外戚专权
C. 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D. 有效缓解了君相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君相斗争。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及亲信设立内朝,以削弱相权,强化君权,故A项正确,D均排除;材料不能体现外戚专权和减少决策失误,故BC两项排除。
3.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土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这一变化
A. 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
B. 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C. 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 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宋朝时录取名额护大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