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实验或发现中能提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粒子散射实验
B. 光电效应实验
C. 中子的发现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学说。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 光电效应实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中子的发现,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2.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表明了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C. 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一定改变
D. 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表明液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
B. 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r0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选项B正确;
C.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等都有关系,则当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选项C错误;
D. 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r0为平衡位置时分子间距)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加,选项D错误;
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全反射现象造成的
B. 天空中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