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物质的分类
考纲展示
考情汇总
备考指导
1。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019年6月:1,4,12,27
2019年1月:2,3,4,7,11,27,45,48
2018年6月:1,3,4,7,10,17,38
2018年1月:1,4,5,6,7,11,27,28
2017年:4,8,9
2016年:8,9,20,42
2015年:9,15,30,42,59
以分类观点对物质、化学反应进行分类,首先要明确分类标准,还要注意“交叉分类法”的类型之间关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大小,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物质的组成 性质
[基础知识填充]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一种元素与其他元素可组成化合物。
2.元素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其化合价为0。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其化合价不为0。
3.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零价和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有零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4.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密度、硬度、熔沸点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5.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发生变化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