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一上册 > 其他 > 正文

:2019-2020版高一语文新教材新导学上册必修综合测试题【附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6
:综合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巨变中的城市,文学应该怎么做?当下城市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分支,但它正面临严重的瓶颈——城市书写缺少力作。当文学介入城市生活,其是否具有提炼生活的能力,并给出文学方式的透视和分析,是城市文学是否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文学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故事似乎并未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一部分文学评论家看来,相对于乡村文学的持续兴盛,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题材书写,因为没有触及灵魂的深度而显得比较弱势。从历届茅盾文学奖可以看出,只有王安忆的《长恨歌》、金宇澄的《繁花》等少数几部长篇小说属于城市题材。
当代文学中,城市题材书写缺乏触及灵魂的深度。相比乡村文学的繁荣,城市文学的不足主要是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把握能力的欠缺。作家对城市的书写尽管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气象,但作品对城市的描摹也几乎停留在一种状态或一种情绪式的堆砌,缺乏对城市人精神世界的穿透性认知与把握。
城市文学的式微,与中国长期以来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有关。中国主流文坛的大部分作家最切实的经验均来自乡土,这也决定了中国文学最成熟、最成功的部分便是乡土文学。比如,作家贾平凹几十年来的创作一直坚持以书写乡土中国来记录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他老家商州棣花村。他笔下有对故乡的无比依恋和怀念,也有农民们的迷茫和追问。莫言跟贾平凹一样,大部分作品离不开他的家乡高密。余华几部最出名的小说,写的都是乡土中国,一旦写到城市里来,便被认为是他最不成功的作品。
然而,这些年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一,就是城市的发展。城市化发展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文学上怎么写城市就成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城市现代性精神的形象化方面还没有真正的长篇力作,恰恰给现时代的作家们提供了创造的可能性。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具有穿透力的把握,是目前文学创作的疑难所在,也是目标所在。
对于当下城市题材写作的一大弊病——退回到个人的世俗生活和情感生活中,退回到自我的精神世界的自我陶醉中,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此类写作折射出一定的社会和时代的光影,但
2019-2020版高一语文新教材新导学上册必修综合测试题【附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综合测试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