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上册 > 其他 > 正文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5月联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6
: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5月联合考文综-历史试题



1.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下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



A. 绘画艺术的起源
B. 官府垄断教育状况
C. 儒家思想的渊源
D. 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末年,其核心之一是“仁”,主张“仁者爱人”,C选项正确;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A选项排除;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那时,只有贵族才有机会接受教育,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这种官学合一的现象,被称为“学在官府”。与题意不符合,B选项排除;西周早于秦朝存在,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 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信
B. 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 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对秦始皇的“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和东汉王充有不同的看法,西汉司马迁从焚烧儒家经典的角度评述“焚书”事件,而东汉王充从只焚烧儒家经典没有涉及其他领域书籍的角度评述“焚书”事件,因此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
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2019届高三5月联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