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春秋时期,齐桓公曾下今:“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越王勾践在与吴国的战争遭到 惨败后,下令早婚并奖励生育。孔子到卫国访问,感慨其人丁兴旺。这反映了当时 A. 人口多寡决定各诸侯国的兴衰B. 小农经济得到国家政权支持 C. 民本思想受到各诸候国的重视D. 争霸策略推动社会转型加速 2.《秦律・金布律》规定:“布袤(长)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 不行(流通)。”这反映了当时 A. 秦朝推行严刑酷法B. 严禁商品自由流通 C.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D. 政府统一产品标准 3.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 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反映出汉武帝时期 A. 民间资本发展较快B. 工商业环境宽松C. 国家强化经济控制D. 农工商协调发展 4.史载,东汉初期,庐江(今安徽合肥)“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后来,王景迁任庐江太守, “驱率吏民,修起废,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此可知,东汉 A. 农耕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发展B. 犁制农具的改良巩固传统经济模式 C. 人口迁移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 水利工程的修复影响经济重心南移 5.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 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