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 宗法制得到有效巩固
B. 井田制发生动摇
C. 分封制得到有效巩固
D. 封建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换得田地,并有授田仪式、换田手续和凭证,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材料说明井田制动摇,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视血缘的宗法制,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土地制度,没有体现分封制,故C错误;私有制确立是在商鞅变法时,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分析解答。
2.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 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 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 使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