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自主预习
1、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 等发展到 。
2、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 ,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 的青铜器,重达 千克。
3、1899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4、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三、合作探究
1、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2、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制造特点?
四、随堂演练
1、商朝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下列各项匹配错误的是( )。
A.酒器——尊 B.食器——鼎 C.兵器——钺 D.礼器——戈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 )
A.铜、铁、锡 B.金、银、铜
C.铜、锡、铅 D.铁、锡、铅
3、四羊方尊结构精巧、制作精细,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出土于( )
A.四川广汉 B.河南安阳
C.陕西西安 D.湖南宁乡
4、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 C.铁刃铜钺 D.四羊方尊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