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正文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3
: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文章学过他的小说看他用无数生动的形象表达他在时代里的呐喊彷徨;学过他的散文与他一同在失落中朝花夕拾安静地回忆过往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看他是如何作为民族斗士将手中的笔变成抨击敌人的枪

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驳论理清思路

1.初读课文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都可为证。

3.请结合上述分析简要梳理本文论证结构

明确: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

(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联转而现在的信神;

(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直接反驳:

(1)失掉的是他信力

(2)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

(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认识本文文体特点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2020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
下一篇: 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