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语文 > 高三上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2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怎样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学问,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因此必然要考察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后发国家的技术创新战略。中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技术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我们可以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式创新做出合理的解释。

我国属于工业化后发国家,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获得后发利益,进行技术追赶。西方经济学家在探讨后发国家怎样实现工业化时提出两种假说:第一种是后发优势假说,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也是发展的优势,后发国家通过学习和模仿先进国家的技术,可加快创新速度,节约创新成本,从而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速度往往高于先发国家;第二种是技术追赶假说,认为后发国家技术越是落后,其发展速度就会越快,从而有可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式创新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利用技术后发优势,积极地引进国外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学习、模仿和消化、吸收,逐渐赶上发达国家的技术。中国的汽车技术,也是通过学习、模仿和生产、组装,有了很大进步。中国的高铁技术,更是在学习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快速赶上和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

后发国家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选择适宜的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时,将考虑本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往往劳动力充裕而资金匮乏,因而会偏向于引进那些适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变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往往要经历漫长过程。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就是较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和市场,使劳动力比较优势由潜在变为现实。中国的汽车技术之所以瞄准中低端目标,不仅同本国人民的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相关,而且同消化、吸收的能力和条件不可分割,特别是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小规模的汽车企业不可能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