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最大值为BL1 2 3o> B。 电流表示数为施芒 C。 电阻R两端电压有效值为警圍~
一。选择题(1-18为单选题,19-21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共计126分) 1.蓝球藻和小球藻在细胞结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列对于这两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B.均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 C.细胞膜均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D.有丝分裂过程中均会以一定方式形成细胞壁
14.现在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一个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个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速度大,所以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B.因为两者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一样 C.两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需要的力更大,所以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D.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
1。关于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物理学家及其研究表述正确的有 A。笛卡儿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使自己沿曲线运动,或沿直线运动 B。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得出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的结论,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绵延两千年的“重快轻慢”的错误说法 D。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1。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结合能越大 B。 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进时,核外电子动能增大 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频率增大,光电子的动能增大 D。 一个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进,最多可放出3种频率的光 【答案】D
1。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eV,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A。 2种 B。 3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采用的是建立理想模型法 B。 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 定义电场强度的概念,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D。 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 【答案】D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β射线也可能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B。 按照电离能力来看,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C。 按照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少量可能大于电子动能的增加量 D。 在微观物理学中,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能准确地知道单个粒子的运动情况,但是可以准确地知道大量粒子运动时的统计规律 【答案】D
1。在某真空环境中存在着竖直向下匀强磁场,一静止的铀核沿水平方向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等于a粒子的动量 B。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C。 从上往下看,衰变后的钍核和α粒子都做逆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 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答案】C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的单位用SI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电阻率 B。冲量 C。磁感应强度 D。电场强度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