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解析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选项A错误;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选项C正确;“沙尘暴起,尘土满天”是物体的机械运动,选项D错误。
2。九年级学生小华从一楼步行到三楼,用时0。2 min,他步行的路程约为12 m,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A。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0。5 m/s B。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0。75 m/s C。小华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3 000 J D。小华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4 500 J 答案C 解析小华步行的平均速度v=st=12m0。2×60s=1m/s,故选项A、B错误;小华的质量约为m=50kg,小华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一楼到三楼的高度约为
2。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题图①中小磁针与钢棒相互吸引不能说明钢棒具有磁性;题图②中钢棒指南北,这是磁体的基本性质,说明钢棒具有磁性;题图③说明铁芯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不能说明钢棒具有磁性;题图④中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可以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来体现),这是电磁感应现象,说明钢棒具有磁性;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②④,故选D。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大约为160 m B。质量大约为500 kg C。体温大约为27 ℃ D。密度大约为1。0×103 kg/m3 答案D 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人的体温大约为37℃;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为1。0×103kg/m3,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通过一个50Ω电阻的电流若减少为原来的时,不计温度的影响,此时该电阻的阻值大小为( ) A.100Ω B.50Ω C.25Ω D.无法确定电阻大小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将一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小明得到的是( ) A.一段只有N极,另一段只有S极的磁铁 B.两段均无磁性的铁块 C.两段各有N极和S极的磁铁 D.两段磁极无法确定的磁铁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抽油烟机 B.电热水壶 C.电视机 D.电风扇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雷雨时,打开的收音机听到的“咔咔嚓嚓”的声音比听到的雷声要超前,这是因为( )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速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速 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以下物态变化中,有一个过程与其他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或放热情况都不同的是( ) A.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 B.樟脑丸放在衣柜中变小 C.铁块在炼钢炉中熔化的过程 D.湿衣服变干
5.对于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一次,大小改变两次 B.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大小改变两次 C.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大小随时间改变 D.线圈转动一周,电流方向改变四次,大小随时间改变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