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常运用“加强联系,取长补短”的观点,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任何区域都存在一定劣势 B.任何区域都存在一定优势 C.区域之间都存在联系 D.区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1.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 B.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普宁二中高二理科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人:普宁二中谢积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第二学期联谊学校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命题学校:萧三中 命题人 :王 崴 一、选择题(30题,60分,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甲地位于(60°S,10°W),乙地位于(20°S,50°E),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 ) A.5000千米 B.5550千米 C.6000千米 D.11 100千米 2.把一幅比例尺为1:30 0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1/3,下列关于该图缩小前后的叙述正确的是:(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