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形成南稻北粟的作物种植格局最早是在 A.母系氏族时期 B.父系氏族时期 C.商朝 D.西周
1.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 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 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D. 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反映的是 A.商朝交通工具的种类多 B.商朝的交通四通八达 C.商朝的经济发达 D.商朝的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向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磨制石器的普遍使用和改进 B.父系血统关系的确立 C.生产力的发展 D.贫富分化的出现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处于黄河中游地区的原始人群是[ ]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