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初二上册 > 同步练习 >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习题(附解析共4套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梳理
本节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中考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二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试题多以我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为背景,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查形式主要以填空和选择为主,也可能出现简单的实验题,难度较小。
一、声音的产生
通过生活中的敲鼓声、扬声器声等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关于声音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仍然存在并向远处传播;
4、很多发声物体的振动很微小,肉眼很难观察,我们可以借助碎纸屑、乒乓球等物体的跳动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这种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二、声音的传播
通过真空玻璃罩实验我们发现,玻璃罩越稀少,声音越小,进而推理假如玻璃罩内变成真空,那么我们就听不到声音。进一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空气传播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能量,声波传到人耳,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我们就听到生意了。  
三、回声
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想象就是声音的反射,我们称为回声(回音)。回声的主要应用是测距,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鱼群的位置等。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01  声音的产生
典例在线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参考答案】B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习题(附解析共4套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声现象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