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从繁荣到危机
1.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繁荣的表象下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2.经济大危机
持续时间 1929— 1933 年
爆发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 基本矛盾 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爆发 1929年,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在 美国 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
特点 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1)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重大打击
(2)危机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超过3000万,人民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3)资本家为了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阶级矛盾尖锐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3.背景:1933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 经济危机 ,他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
4.主要手段:新政主要采用 国家干预 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5.实质:新政是在维护 资本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6.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 银行业 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 工业
的计划指导 通过《 国家工业复兴法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 工人 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 以工代赈 ” 通过投资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