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说明当时历法没有统一,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项分封制的主体与材料的主旨历法没有统一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历法没有统一说明周历没有得到部分诸侯国的认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 2.秦朝时期,秦始皇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这反映了秦代 A. 劳动力极其缺乏 B. 社会等级森严 C. 徭役比较繁重 D. 厉行抑商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令将‘贾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表明秦代实行了严格的抑商政策,故D正确;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并没有体现秦代劳动力缺乏,故A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无法体现秦代社会等级森严,故B错误;材料表明秦朝对商人实行严苛的政策,将商人与“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逃亡人,赘婿”等归为同类,并将他们充征(服徭役)或戍边,无法体现徭役比较繁重,排除C。 3.唐朝时,将来自域外的深肤色奴隶,统称为昆仑奴(黑奴)。昆仑奴少数来自东非,多数来自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和南亚印度洋地区。昆仑奴在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市很常见,他们身体强壮,老实听话,深受贵族富商欢迎。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大多通过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