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三地理 > 期末复习 > 正文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1.总体来看近五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试题难度中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有时也以综合题形式呈现。
2.从命题趋势来看,侧重于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问题,或以区域图或自然带垂直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差异规律。
考向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真题诊断]
(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3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
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解题思路】第1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第2题,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
第3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答案】1.A     2.D3.C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