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下册 > 期末复习 > 正文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附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本专题考试大纲: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其主要内容为小农经济,井田制,土地私有制
2.手工业的发展,其主要内容为青铜器,铁器,瓷器,丝织品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其主要内容为城市商业发展,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帮的出现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难度上以中低难度为主,内容上相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业方面:小农经济的形成、汉代田庄的特点、租佃制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
2.工商业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
本专题多以农业或商业为突破口进行设计,区域经济发展及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特点及影响是命题的重点。
 
【知识框架】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n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附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