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上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山西省芮城县)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芮城县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历 史 试 题
2019.1
(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B.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C.没有比宗法制更好的权力继承制    D.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2.秦灭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五德之运”学说,“以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为水德”。这突出反映了
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C.礼乐制度被皇帝强化利用              D.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3.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侍中等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当时魏征应供职于
A.门下省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尚书省
4.“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山西省芮城县)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