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 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
A. 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 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 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 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 《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
A. 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 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
C. 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 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
3. 罗仲辉《印刷史话》中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 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 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 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4. 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据此可知( )
A. 古代史料中关予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
B. 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
C. 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D. 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
5. 《清史稿•职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