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A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C(A项“熨帖(yù)”,B项“陈词滥调”,D项“撮合”。)
2.D(①乐天知命:安于现状,乐守本分。使用正确。②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通俗的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词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此处属于对象误用。③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此望文生义。④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此处正确。⑤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不能接宾语。⑥伺机而动:指窥伺时机来采取行动,此处不合语境,应为“引而不发”。)
3.D(A项搭配不当,“生涯”获得“冠军”。B项成分残缺,最后一句改为“呈现出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美学品格回归的态势”;C项句式杂糅,“打下永不磨灭的烙印”)
4.A(B项“惠赠”,称别人赠与的敬辞,此处用错。C项“聆听”谦词,只能用于自己。此处用错。D项“叨陪末座”,受人宴请的谦词,此处用错。)
5.D(前者为名词作状语,后者为名词作动词;A组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组均为使动用法,C组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6.A(前者是被动句,后者为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均为判断句;C项都是被动句;D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7.A(“韩昌黎”是以郡望称人)
二、(9分,每小题3分)
8.C(“纠正隐匿瞒报之风”是隋统一后推行大索貌阅的目的。)
9.B(“对比”错,应为“类比”)
10.A(B项“一旦……就”过于绝对;“确定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实现对个体的有效控制管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C项不是实现技术的突破,原文是“其核心内容和达到精确匹配、身份确认的目的与传统时代是一脉相承的”;D项因果关系错)
三、(9分,每小题3分)
11.B(军队)
12.D
13.D(原文是“而公自陈无功,故赏亦不及”)
B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A(B项“陈词滥调”,C项“熨帖(yù)”,D项“撮合”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