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三下册 > 期末复习 > 正文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附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专题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模拟)右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1953年和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
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
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
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1957年和1953年相比,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占的比重大大减少。结合所学,1953年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需个人购买生产资料,而到1957年时,实行农业合作社,建立集体生产方式,用于个人购买生产资料的比例大大降低,故A项正确。工业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图中主要反映的是购买生产资料情况,并且消费观念没有革新,故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故D项错误。
2.(2018•东北三省三校联考)1953年,中央为解决干部问题规定了统一调配、重点配备、大胆提拔的原则。至1957年,统一分配的范围从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对原私有企业的职工也采取包下来的方针。由此形成的“铁饭碗”劳动体制(  )
A.提高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B.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
C.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D.为工业化培养大量人才
答案 C
解析 材料介绍了“铁饭碗”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当时分配的人员都是有教育背景的人员,符合当时国家建设的需求,因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故选C项。A项错误,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积极性的调动;B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政权已经相当稳固;D项因果关系倒置。
3.1952年英国对华出口额为300万英镑,1953年上升为1030万英镑,1957年达到1200万英镑,1958年又增加一倍多,同时中国对英出口额也有大幅度增加。中英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A.我国“一五”计划的推动
B.中英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C.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推动
答案 A
解析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需求扩大,故选A项。B、D两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改革开放后,我国才推行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故排除C项。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附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