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教学课件 > 历史课件 > 高一 > 正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
关于“井田” 制, 历来受到质疑,争议颇大。胡适于1919年发表文章认为:“井田的均产制乃是战国时代的乌托邦”,“井田制是孟子凭空虚造出来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亦认为,“所谓 “方里而井,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的办法,要施诸实际是不可能的···周代自始至终并无所谓井田制的施行。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
井田制下天子是所有土地的名义所有者, 拥有土地所有权; 各级诸侯,经过各级授权, 获得了使用权,对土地进行经营。“井田制”的核心内容在于 “公田” 与 “私田” 的划分, 井田制下劳动者可分到百亩田(私田), 相当于现在的29.07亩。 这份土地收获归个人享用。 但劳动者要无偿地为统治者耕种“公田”。因此, 无论“公田” 还是“私田”, 其所有权都属于周天子。农民面对的是诸侯, 诸侯面对的是周王, 农民占有的 “私田”,打上了国家的印记,成了国家“给予” 的。此正是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

2、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
②周王室衰微,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
③战争频繁,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
④各国的税制改革
4、土地兼并问题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实际承认了土地的自由转让和买卖,这是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本原因。
土地作为古代重要财富基础,尤其是在土地私有制情况下,贵族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利用其职权甚至是武力压迫自耕农,剥夺其土地所有权;一些富有的商贾也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大量收购农民土地,以希获取更大的农业利润;小农经济自身的脆弱性也是土地兼并的重要原因
土地兼并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引发社会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动荡。一方面是兼并者与被兼并者,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中央与地方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的经济政策》PPT课件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ppt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