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
知识扩展
阅读全文,用记叙六要素讲述这篇 战地通讯中的故事。
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 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做好了坟堆以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枝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意义?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坟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在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